
網絡炒作具有傳播速度快的特點。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互動交流。在客戶或營銷人員與目標客戶之間,可以用來加深客戶對公司的印象,最終達到網絡炒作的目的。
- 2020-12-11 01:08
【環球時報記者張】8日,美國短篇新聞網站Axios8發布了歷時一年多的“獨家報道”,對4名情報官員和22名相關人員進行了調查采訪,講述了一個“疑似中國間諜針對加州政界人士”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方方的中國女性,當地市長、市議員等“有為政治家”成為眾矢之的。然而,在這份報告中獲得最多筆墨的美國民主黨眾議員埃里克·斯瓦爾威爾(Eric Swalwell)8日表示,他早就向FBI透露了方方的事,10年前的這個時候也有媒體對此事大肆炒作,因為他一再批評和支持彈劾美國總統特朗普,現在他名譽掃地,遭到報復。
Axios的報告一開始就定下了基調:這是中國主要私人間諜機構在2011年至2015年期間開展的政治情報活動。一個中國女人故意和舊金山灣區甚至美國一些看起來很有前途的政客交朋友,試圖接近美國的政治權力中心。報道稱,“這一行動為了解北京方面如何試圖接觸和影響美國政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這個案例證明了“中國正在努力培養一種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結出果實的關系戰略”,“中國知道今天的(美國)市長和市議會議員就是明天的州長和國會議員”。
不過,Axios之后的報道并沒有提供任何“真錘”。文章稱,2011年,方方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東灣校區,擔任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亞太公共事務聯盟校園分會主席,積極參加當地政治家選舉集會、募捐宴會、公民活動等各種政治活動。報道稱,方方被相關人士形容為“有魅力”、“有魅力”,至少有兩名在美國中西部城市擔任市長的官員“落入了他們的溫柔陷阱”,相關活動被FBI監控。但報道稱,兩位市長的姓名無法確認,FBI拒絕置評。據報道,方方社交網絡中的重要官員還包括來自加州的眾議員埃里克·斯威爾。2015年,斯威爾與方方的“互動”引起了FBI的注意,FBI向斯威爾發出了警告,隨后斯威爾斷絕了與方方的一切聯系。
報道稱,方方在意識到自己被FBI調查后,于2015年離開美國。一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方方沒有收到或傳遞任何機密信息,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不是問題”。阿希奧斯說,“美國政客的生活習慣、社交網絡、工作日程、個人喜好和八卦都不是機密信息,但也可以被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政治情報。查詢上述信息是國外情報人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道還提到,方方曾為另一位民主黨眾議員卡納(Cana)擔任競選志愿者,但卡納說,他只在幾次活動中見過方方,沒有與她有過任何接觸。卡納在對阿西奧斯的聲明中強調,對中國人參與美國政治生活的過度監控將導致“寒蟬效應”:“我尊重執法機構保護美國免受間諜活動的需要,但我們需要嚴格的界限,以確保FBI的調查不會損害美國公民或亞裔美國人的隱私或合法性。”
Axios還報道稱,舊金山灣區為外國間諜會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長期以來,舊金山灣區的政界一直由民主黨把持,不少有影響力的政客都發了財。他們要想在國家政治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先進入這個領域的政界。而且,作為美國經濟最強大的州,加州立法者通常對國家政策有決定性的影響。此外,全球技術巨頭在硅谷的聚集使舊金山灣區成為許多經濟間諜活動的溫床。一位美國情報官員表示,舊金山灣區擁有美國最古老、最大的華人社區,中國希望與當地政界人士關系密切。
這個報道引起了很多媒體的轉載和炒作。加州新聞網站SFist表示:“周二上午,灣區一些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非常棘手和困難的丑聞,這可能只是他們頭痛的開始。”斯威爾現在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成員,已經成為公眾批評的目標。據美國《政治》網站報道,斯威爾稱,他在2019年7月得知阿希奧斯正在研究有關方方的信息,當時他所在的委員會對特朗普的“同瘤胃”(TongRumen)發起彈劾調查,“應該考慮時間因素”。他認為特朗普陣營勢力是報告的幕后黑手,“有人泄露這個信息來傷害我”。
挑戰一個名人、企業或產品,設置一個挑戰,以此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注意力,讓媒體關注并報道結果,把自己變成可讀的新聞炒作。對于愛看熱鬧的人來說,反對的聲音越強烈,就越熱情。差異化的心理感應,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炒作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結果不置可否,炒作意識已經達到。
由于媒體門檻很低,可以獲得的流量非常大。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個人通過自媒體推廣自己的公司和產品。這個類似于炒作和營銷,就不多說了。有興趣可以試試一兩個自媒體平臺。網絡炒作一直是運營商常用的方法之一。營銷人員需要規劃和實施活動,將活動暴露在公眾眼前,沒有任何門檻地參與其中,通過活動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最新動態
相關資訊
